与此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还与本次展览的公益支持单位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共同设计了一系列的互动参与展项和社教活动,向公众传递出珍视牙雕工艺的物质载体——象牙及其母体大象的理念。
品传统
如果说“食为天”是一次餐桌上的文化之旅,那正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的“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艺术展”,则用精美的牙雕艺术品打造了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来自东莞市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6家国有收藏单位的百余件(套)牙雕珍品,美不胜收。来自东莞市博物馆的清代象牙劈丝线透雕人物徽章纹骨扇,以细密的象牙丝为背景,其上再浮雕农耕、商贸、官吏等场景。据说,这种借鉴刺绣中的“劈丝”技法劈出来的象牙丝,比头发丝还细,也因此让扇子呈现出玲珑剔透的效果。和“劈丝”工艺可以媲美的“鬼工球”工艺,同样令人叫绝。东莞市博物馆的清代象牙雕龙纹鬼工球,由一块完整的象牙雕琢而成,层层相套,网页游戏私服,每一层又可自由BT页游私服,是清人室内陈设的珍贵摆件。此外,圆雕、浮雕、镂雕、编织、微雕等各种雕刻技法,在展品中大量交叠运用,赋予展品独一无二的魅力。
此外,博物馆的书画展同样极有意趣。“相见柴门——刘云泉书画作品展”正在杜甫草堂博物馆诗书画院美术馆举行。这次展览不光其书法和绘画艺术值得一品,更在于多件书法和绘画作品都以杜诗及草堂为主题。观众在欣赏书画艺术之外,还可以重温杜诗的魅力。
看交流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成都市区的几家博物馆迎来了近70万人次的观众。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记者5月6日从成都各大博物馆获悉,这个5月,博物馆将再度推出丰盛的文博大餐,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一场餐桌上的文化之旅
为配合“成都熊猫国际美食节——亚洲美食嘉年华”,“五一”前夕,成都博物馆推出了“食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122件(套)文物精品和丰富的图文资料,勾勒出中华饮食的源远流长。漫步博物馆,你既可以从各种陶灶、陶甑等文物中了解汉代以前古人的炊食工具,也可以从唐宋时期精美的双鱼纹海棠花形鎏金银盏、绶带纹银碗等文物中感知古人在饮食文化中的“仪式感”和生活美学。丰富的图文资料,也将让观众了解川菜的形成以及中华饮食对世界的影响。
一次东西方文化的“对话”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晚清风尚——东莞可园馆藏铜版画展”则以铜版画这一迥异于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载体,展现了西方艺术家眼里属于中国的诗情画意、生活情趣,令观众目睹19世纪真实的中华世情,感受铜版画的细腻写实,领略艺术的经典玩味。据介绍,这批铜版画共50余幅,均来自东莞可园博物馆。其作者是英国画家托马斯·阿洛姆。尽管一生从未涉足中国,但托马斯·阿洛姆借用他人的素描稿件,重绘中国,因此画中的中国也带有不少西方特点。他的画中既有十九世纪中国商人别墅,也有重阳节在郊外放风筝的中国孩子,晚清中国的社会百态都在这些铜版画中焕发别样光彩。
一边是古蜀国“长”着翅膀的青铜蛇,一边是2018年新近面世的时尚蛇形饰品;一边是东汉的伏羲女娲画像石,一边是西方现代艺术家炫酷的蛇形雕塑……这样的展览,会不会觉得很“穿越”?“五一”节前,在成都博物馆揭幕的《灵蛇传奇》艺术大展,主办方首次联合7个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基金会的古代文物和现当代艺术品,完美呈现东西方文化“对话”。展览中,可以看到湖北省博物馆的明代鎏金铜玄武,巨蛇鳞甲悚然,俯视于下,与昂首回顾的龟首相呼应,流畅的线条刻画出充满力量感的躯体;也可以看到来自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的亚历山大·考尔德的《猫蛇》。既可以欣赏成都皮影《白蛇传》的经典表演,也能看到192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歌剧《图兰朵》时,公主图兰朵金碧辉煌的蛇形礼服……这些横跨3000余年历史的文物和艺术品精粹中,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动“对话”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吴晓铃
进入5月,蓉城各大博物馆、画廊和演艺舞台热闹起来。丰盛的文博大餐,将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近20家艺术机构推出的内容、风格各异的艺术展,不仅能观中外名家的手笔,还能感受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力量;名家名篇朗诵会、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的《天鹅湖》,如夏花般在舞台上竞相绽放……本报将这些多姿多彩的艺术活动分享给读者,在这个5月,让我们共赴一场初夏的文化艺术之约。
随着“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多家收费类博物馆将免费开放一天。届时,观众不仅可以免费前往武侯祠等博物馆怀古,还可以欣赏展览,享受到不同风味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