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产业机制:吃穿不犯愁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住院困难、住房保障、产业培育等都是急需解决的网页游戏私服推荐。近年来,德江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将扶贫举措精准到人,统筹到乡镇,真正让贫困群众过上了吃穿不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的幸福生活。
在桶井乡同心社区,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羊肚菌、黑木耳、茶树菇等食用菌种植,以扶贫资金注入合作社,培育“农民股东”。“自己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还能领股份分红。”同心社区官坟组脱贫户安仲明算了一笔账,家里2亩地入股合作社,加上股权收益和务工,一年收入净增5000多元,稳定脱贫没问题。
“医疗保障水平提高,能减轻患者治病负担,而报账流程少,手续简便,又能让患者少跑路,更顺心。”在桶井,群众就医已实现基本医保、民政救助等系统互联互通,信息查询“一键点击”,贫困患者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一站式”结算。
“以前虽然达标了,但不想退出,担忧的是脱贫了,政府可能不再‘光顾’我了,其实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担忧是多余的。”2018年脱贫的杜胜海谈起目前干部的帮扶情况,满满的获得感写在脸上。
脱贫攻坚持续发力,桶井乡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9.51%降至5.5%,10000多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脱贫还要防返贫,要扎实巩固脱贫成果,对已出列村、已脱贫户要‘扶上马,送一程’,继续保持脱贫政策、帮扶力度、攻坚态势不变。”德江县扶贫办主任朱黔中说。
筑民生工程:难事有保障
玉竹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群众组建德江瑞丰源果蔬产业合作社,种植以脐橙为主的精品水果1800亩,引进森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精品水果1500亩,在经果林下套种矮杆作物金丝皇菊,将财政扶贫资金、闲散资金和土地量化入股,网页游戏私服大全,通过“村集体+公司+大户+农户”的模式,按照“5311”比例分红,覆盖辖区所有贫困户。如今,玉竹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旅游村,2019年被评为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和木朗村一样,德江许多贫困村虽然实现了整村脱贫,但按照“脱贫不脱钩”的要求,驻村干部仍扎根农村,巩固脱贫成果,做大做强产业,保证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为脱贫群众吃下定心丸,消除了后顾之忧。(杨旭)
而居住在青元村二组的贫困户杨爱娥更为感到高兴的一件事,却是孩子读书的问题。“以前总是担心孩子读书送不起,现在好了,读初中不但书学费减免,还有住宿和营养餐补助。干部们说将来读高中、大学也有补助。”
发展扶贫产业还需创新思路。在桶井乡郑家村,土家族群众世代有酿麻糖水的习惯,但过去是“酿在深闺人未识”,市场销路没打开。如何才能盘活这一“沉睡的资源”呢?乡里想到了引入企业,组建郑家麻糖水合作社,开辟麻糖水、麻饼、酥食等土家特色产品,并通过电商打开市场,目前,相关产品已远销贵阳遵义等地。
要破解“两不愁”,关键要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德江抓产业、建机制,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推动懂技术、有资金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强化利益返还、保底分红等机制,让群众持续受益。
村民口中的何书记名叫何先波,这是他作为“第一书记”驻村的第3个年头。这几年,何先波一直忙着组织村民参加花椒管理培训,一家一户制定脱贫方案,还请来省农科院专家到村指导。
最近,桶井乡木朗村农民完成一件“大事”:在驻村干部帮助下,村里新辟出1500亩花椒基地,花椒长势良好,有望来年全部挂果获得丰产,村里有了骨干产业。村民们说,最感谢的还是何书记。
强后续跟进:脱贫不担忧
在德江,农村道路整治、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群众获得感明显提高。在桶井乡下坪村,不少贫困群众过去居住在破旧木瓦房、危旧房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支持,大家都住进了安全敞亮的新房。
因病致贫是扶贫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尤其对深度贫困群众而言,“一场大病下来,一辈子的家底可能都要赔干净。”为此,德江县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让县人民医院与桶井乡卫生院联合推行“医共体”改革,先后投入454.2万元添置医疗器械,充实手术技术医生,就医条件实现城乡共建、资源共享、乡村一体,家庭医生签约实现贫困户全覆盖,真正实现就医条件城乡一体化。
走进望牌村五组贫困户罗王军的新家,军哥就打开了话匣子。“原先居住的老房子时间久了,成了危房,堂屋后面板壁腐烂,房子也有很多洞,一下雨,不但漏雨,还担心被风刮倒。”罗王军说,多亏了国家危房改造的补助政策,如今两层新楼建起来了,自来水管网已经接通,长丰引水工程渠的水就要到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近日,德江县桶井乡青元村的贫困群众病患者杜胜海从桶井乡卫生院治疗出院时,一张数字清晰、罗列详细的就诊费用结算单就生成了,结算单子显示:住院花费近3000元,各类保障待遇报销了2600多元,自付不到400元,杜胜海从心底里发出由衷感叹。
玉竹村党支部书记安光说,“玉竹村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归根结底在于乡党委的重视,在于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韧劲,战天斗地破荒山,一度出现了党员群众背水上山的壮观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