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丰富度对公司估值会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市场空间和获利能力、被替代性等要素。”6月21日,知名投行人士王骥跃受访时指出。
微芯生物公共事务部员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最近一段时间公司高管非常忙碌,并不在公司,不接受媒体采访。
但也正因为众多药物在研,微芯生物的研发投入较大,至今仍未弥补亏损。
根据企业介绍,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2014年12月获批首个适应症“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中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二线首选药物,在国内市场尚无竞品。
微芯生物在公告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未来随着西达本胺乳腺癌适应症的获批,西达本胺仍将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国内也并非没有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药企上市的先例,贝达药业就是靠一款原研药打天下的代表,其旗下的埃克替尼(凯美纳)贡献了98%以上的销售收入,毛利率贡献超99%,截至6月21日晚收盘,贝达药业总市值160亿元,动态市盈率91.2倍。
其中,西达本胺几乎是微芯生物的唯一业绩来源,这也直接造成“产品结构单一”成为微芯生物颇受投资人争议的点。
6月21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王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针对PTCL-NOS,目前首选方案还是化疗方案,但是化疗方案效果并不特别好,总体患者五年生存率约30%左右,很差,所以(市场)一直都想找一些新的药物,目前在国内能用到的新药物就是西达本胺。”
“未弥补亏损是历史遗留问题,会影响分红,但对公司投资价值影响不大,投资是看未来不是看过去。”王骥跃表示。
3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次实地探访微芯生物总部时,微芯生物刚刚提交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