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把握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中国经济增长正进入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换挡期”,难免带来一系列阶段性发展问题。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主动帮助西方世界把他们关于中国形象“碎片化”的认识有机地拼接起来,尽可能地还原给外部世界一个真实的、清晰的、相对完整的中国图景。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制度优势、人民意愿和长周期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不讳言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阶段性困难,推动国际学术话语权的中国转向,以批判、合作的精神构建互联互通的全球价值链。
二、发挥好学术外宣的“协同作用”。政府在重要事件、重大节点中的发布和解读虽具有权威性,但局限性也比较明显。政府官员的谈话,往往被认为是代表本国政府的官方立场,是对本国政策和立场的宣示。但相对而言,其形象比较正统刚性,缺乏亲和力;在传播形式上也相对比较传统;在用词上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对于没有前期认识和长期关注的国外受众而言,由于缺少相关背景知识,未必明了其中的内涵和确切所指。学术机构具有民间身份,形式、内容、用词都可以更深入多样,通过包括学术会议、论坛、对话、演讲、采访、发表等各种形式,利用自身研究专长,对政府立场或政策进行合理解读,较易形成政府和社会之间观点的“传输带”。
二是把握好经济与实力的关系。中国学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超越简单的经济成就至上观,深刻把握国家软实力和国家重大战略利益间的紧密关系,形成可以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具有中国品格、中国特色的综合价值体系。价值体系的真正力量,说到底在于其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应把文化软实力、中国话语权和中国国家形象作为战略核心问题来重视和推进。
四是把握好外宣与学术的关系。对于政府而言,学术外宣是以学术为载体和内涵的对外宣传活动,属于政治实践。对学术机构来说,学术外宣是具有公共外交功能和诉求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属于学术交流。如何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国际软实力,加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理解和认识,网页游戏私服,需要在政治宣传和学术传播之间彼此关照、相得益彰。在议题设置上体现主题的学术性、前沿性、开放性;在宣传策略上引导主流国际媒体,公开表达一些独立见解和主张。同时加快政界和学界之间“互通互助”的机制性交流,加大学术外宣的品牌建设力度,形成一批立意深远、影响广泛、相互协同的外宣品牌。
一、发挥好学术外宣的“先导作用”。中国崛起意味着走出一条西方之外的替代选择道路,也直接挑战了西方学术界精心构建的、基于“普世主义”实施世界强权的合法性基础。西方“普世主义”起源可以追溯到殖民主义早期,虽然经历了若干阶段变化,但核心宗旨未变,即认为西方社会是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范式”,这样的西方世界意识形态表达,真实目的和内在本质始终是服务于西方统治集团的利益。要促使西方社会理解中国发展,重构对中国的认同,西方理论体系显然无法解释中国现象、阐述中国道路,学术外宣正是通过自身的理论构建、积极的学术对话、广泛的合作研究,为西方社会理解中国发展提供了逻辑前期和价值认同基础。
要促使西方社会理解中国发展,重构对中国的认同,西方理论体系显然无法解释中国现象、阐述中国道路。
立足新时代,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学术外宣,应把握好四个关系。
三、发挥好学术外宣的“深化作用”。精彩的故事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生动描写,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象征。虽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外国民众越来越不满足于了解浅层次的信息和简单故事,而是对于事件和问题背后动因有所需求,也就是不再停留于“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学者一般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研究背景,有能力对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理论、历史与现实多条经纬,着眼于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机理。这种多角度、多维度对事件或问题的呈现,是对主要关注新闻现象媒体的有力补充。据统计,美国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多出自智库学者之手。
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试点单位,近年来在学术外宣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世界中国学论坛”、“中华游学”、“中外学术媒体沙龙”、“一带一路学术论坛”和“进口博览会学术论坛”等重要的载体平台。特别是经过10年的发展,“世界中国学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学术外宣的闪亮名片,对新时期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正在发生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变化;中国也处于从地区性发展中大国向全球性大国、乃至世界强国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学术外宣应进一步发挥独特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5月27日至6月8日,上海市外宣办举办了第二次“提升国际传播力”培训班,两周的培训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新闻学等多角度,对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力”的理论构建、话语体系、传播技巧各方面做了集中、深入的解读,对新时期做好学术外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立足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是习总书记对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目标要求。脱离历史谈制度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术外宣既要帮助世界理解、展示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同时又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民主、法治、繁荣、进步的现代国家形象,展示充满自信、雍容大度、以平等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中华民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