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岗不久后,王秋杰被安排驻村扶贫工作,地点正是他出生的金山村。
2017年夏天,bt网页游戏sf,王秋杰回到家乡在鞍子镇镇政府从事党政办工作,到岗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主动报告自身家庭情况。因为顺利就业已经能够稳定增收,家庭经济状况慢慢改观了,王秋杰主动申请退出建卡贫困户和低保户,整户稳定脱贫。
截至目前,金山村已新修泥石路6公里,新建水池4口,并且10公里的通畅路正在实施硬化,村民们几十年“出门不湿脚,吃水不用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每当谈到村里的变化,年过半百的村支书李明逢人就夸“这都是王秋杰那娃的功劳。”
摸清了村情,找准了穷根,王秋杰立即向领导反映村社落后的现状。“要致富,先修路。”王秋杰在自己脑海里描绘出一幅规划图,并开始入户动员,院坝宣传。听说要修路,村民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大家都积极支持。
新华网重庆8月16日电(李海岚)彭水县鞍子镇金山村村民们“出门不湿脚,吃水不用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这得益于驻村干部王秋杰2年来的努力。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山村人,从村里“飞”出去的大学生王秋杰选择参加“三支一扶”回到家乡,帮助贫困的村民们一起脱贫。
“回到家乡,我明白身上的担子。”王秋杰说,金山村偶居边陲,山高谷深,信息闭塞,是鞍子镇最偏僻落后的一个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户们居住得很分散,东一家西一户,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
“我驻村帮扶的2、3组,三山夹两沟,自然条件差,是全村居住最分散得两个组,山尖谷底都散居着农户,贫困发生率极高,贫困户达21户,占全村一半,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全村没一个经济收入项目,老百姓几十年的期望就是出门不湿脚,吃水不用挑。”王秋杰说。
今年25岁的王秋杰从小吃过贫困带来的苦。“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精神病时常病发,为了让我读书,妈妈去了广东打工。” 王秋杰回忆,2009年他中考那年,父母离婚,他跟着父亲和爷爷,生活变得越发艰难,靠着每月几百块的低保金支撑学业费用。靠着勤奋努力,王秋杰考上了大学。
“因为我是低保贫困户,根据招考优惠政策,针对特殊人员不需面试,不占名额直接体检上岗。”王秋杰如愿回到家乡,开启他“三支一扶”支农服务的道路。
2016年王秋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国有医药公司工作。2017年5月,王秋杰不经意间看到重庆“三支一扶”基层服务人员招聘简章,“这个简章让我内心深处的家乡情结一发不可收拾!” 王秋杰当天决定参加“三支一扶”考试,回家乡去。王秋杰白天上班,晚上为考试备战。最后,他如愿考进前30名,进入了面试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