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网页游戏公益服 >

永不消逝的梦想:21本“村长笔记”里的260个梦想

  以梦为马

8月20日拍摄的迎丰村文化礼堂。 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实现村民的梦想,是王丰华的梦想。

  永不消逝的梦想

  王丰华有主意、有干劲、有办法,还投入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他的妻子徐亚君说,他从早到晚都在村里,也几乎没夜里一点前睡觉。“小孙子每天傍晚都会趴在窗口等爷爷回家吃饭,常常等到天黑了也不回来。”

  2018年7月,在腰疼得辗转反侧、脖子上又出现大面积肿块后,王丰华不得不去了医院。一检查,已经是癌症晚期。

  2015年,迎丰村里百十个有代表性的村民梦想,被细心地分门别类贴在一块大木板上,做成一面“心愿墙”,立在村委会门口。王丰华曾说,这是村两委干部们的“军令状”。

  王丰华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迎丰村村委会主任,曾获杭州市“双百”优秀乡村干部、杭州市劳动模范,去世时年仅56岁。

  虽然全心全情投入,但村里工作依旧不好干,不被理解的事也常常有发生。为了实现村民“让小汽车开到家门口”的“梦想公约数”,王丰华带头拆违、拆危、拆旧,拆出空间,拓宽村道。

  送别王丰华那一天,来了上千人。遗像里的王丰华,干干净净的小平头,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送行的人哭得泣不成声,都说“这样的好干部,如果不走,村里还要大变样呢!”

  迎丰村党支部书记朱永春说,王丰华是村里的能人,虽然初中都没念完,但好学善学,办过搪瓷厂,搞过建筑工程,家里经济条件很好。之前村里也想说服他回来,他婉拒了,2013年却主动参选村委会主任。

  “那时候村里情况很糟糕,村集体负债一百多万元,村民怨气很重,他看到这样的情况,把挖机一卖,一心投入了村里的事务。”朱永春说。

  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疗刚结束的王丰华让家人开车送他回临安,看一眼他在竞选时候向村民承诺要建设好的万家国学馆——这时候的国学馆正好处在基础放样阶段。

  一直以来,迎丰村的主要产业是山核桃,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山核桃。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旅游也发展起来了。迎丰村先后获得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和文明村、临安区村落景区创建村等近10项荣誉称号。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9万余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

  王丰华走了,留下了写得密密麻麻的21本工作笔记。笔记本记录了260个村民梦想,如今大部分已经实现。

  这其中,首当其冲拆掉的有他哥哥和姐姐的房。兄弟之间还好说话些,但等拆到他姐姐家时,就没那么顺利了。王丰华的姐夫回忆道:“因为这件事他们姐弟俩很长时间不来往,但该拆的他一点都不客气。”

  6月6日,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王丰华,与世长辞。

  有村民改不了老习惯,在建好的民宿风情精品线围墙上私搭柴棚。王丰华听说了,马上赶到现场劝阻,村民不听。他裤腿一拉,准备上墙强行拆除。违建村民年轻气盛,操起棍子结结实实地砸在他的腰间,王丰华被砸得尿血,住进了医院。

  “只饮迎丰一弯水,止用迎丰一张纸。”一行工工整整的字,被王丰华写在21本笔记本的封面或扉页上。他从2013年年底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就开始了记工作笔记的习惯。

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疗后,王丰华(右一)冒雪坚持踏看村里养老驿站的建设。   新华社发

8月20日拍摄的迎丰村文化礼堂。 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8月20日拍摄的王丰华生前的工作笔记。  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村民万爱华一提起王丰华就红了眼圈,她说,村民的梦想其实都是村里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丰华当主任的这2000多天里,迎丰村真的大变样了,他真的是直到去世前一刻,都还在为村里操心。”

  村集体经济薄弱,所有建设发展都要花钱,大家都说,王丰华是出了名的“抠”。礼堂、国学馆不请设计师,图纸都是自己画出来的;请工人也要讨价还价还到最低;出去学习考察的路费也不舍得花村里的钱,反而让他妻子跟着买单……

  村民们的心愿,很快一个个实现:三轮车都难走的小路,变成了4米宽的双车道;破败的旧祠堂,修缮成了大气美观的文化礼堂;老百姓意见很大的垃圾房被全部清除,实现了垃圾直运;快倒塌的知青点被改成了养老驿站,里面开设了价格极其便宜的老人食堂,而自付的餐费里有一半还是王丰华自掏腰包贴的……

  本报记者商意盈、许舜达

  一边积极治疗,一边对村里事务依旧念念不忘。住院前一刻,,他还站在村口的大香樟树下为村里古树保护搭样板。

  但当王丰华听说这位村民被派出所带走后,他心里比谁都急,强撑着给派出所打电话“捞人”。

  里面除日常工作日程、工作思考、跟工作相关书籍阅读摘记外,还从不间断地记录村民们的梦想。

  圆梦进行时

  不远处的山上,成片成片青翠的山核桃已经挂果,到了白露,就是采摘时节了……

  朱永春说,村委会干部们一定会按照王丰华的遗愿,拼命干,努力干,让迎丰村越来越好。

  唐正义,文化礼堂要弄好;方荣莲,家里住得高,要解决自来水出水特别小的问题;万晓勇,门口装一道减速带……从村庄建设发展到村民自己的“小心愿”,足足260多个,他一个不落地认真记下。已经完成的梦想后面,他认真地打上了勾。

8月20日拍摄的王丰华生前的工作笔记。  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疗后,王丰华(右一)冒雪坚持踏看村里养老驿站的建设。   新华社发

  王丰华是村干部,还是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从2004年开始,他每年都会捐出3000元,资助给贫困大学生。村里修桥的5万元是他捐的,文化礼堂建设带头捐款的也是他,每年村委会主任的收入也被他变成了红包,分发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

  经过20多次化疗,一向乐观的王丰华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时日无多。他对一直照顾自己的妻子连连说:“这么多人里,就对不起你了,欠你的只有下辈子再还了。”

  都没顾得上在家里喝口水,他拄着拐杖就去了现场,在工地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第二天,就被紧急送回了医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