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石光瑞就会捧出获得的勋章、纪念章,津津乐道战争年代的故事,时不时还唱上一段《抗大校歌》 《太行山上》。每每此时,老人眼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祖国号召来到恩施,从此扎根山区直到离休。
老人的耳朵在抗日战争中被炮声震聋,两排牙齿被炮弹全部打掉,腰部的枪伤清晰可见。在恩施市航空路永扬水电建设公司大院宿舍内,石光瑞坐在椅子上,大声地说:“朱德的故事很多,当年我是他的警卫员,跟着朱总司令干革命。”
8月26日,恩施市航空路一栋老房屋内,96岁高龄的石光瑞高歌《太行山上》,房间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2018年,石光瑞患腹主动脉血管瘤住院,两个儿子都没在身边工作,无人照顾。小儿子在偏远的电站上班,他的同事知道石光瑞曾经为中国解放做出过贡献,就建议石伯伯向组织请求,把小儿子调回恩施市方便照顾。
在恩施市档案馆内,至今还收藏着石光瑞1962年担任恩施地区商业局副局长时的一份文件。文件上,石光瑞对当时的生产生活进行部署,促进社会生产。
全媒体记者曾维明 实习生吴兴竹 通讯员王小平
石光瑞一家,家教严格,家庭幸福。
跟着朱总司令干革命
大哥为父亲洗脚,女婿搀扶岳父进动车,小儿子陪伴父亲走向火车站,外孙为外公弹吉他……在石莹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经常出现。
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勋章、纪念章,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抗战老兵在战争年代对党忠诚,将生死置之度外浴血奋战的戎马生涯。
“炮声震聋了我的耳朵,在挺进大别山战役,九死一生,我的牙齿被全部打落,腰部中弹,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养伤,是大别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石光瑞说。
当恩施晚报记者问到在战火纷飞和白色恐怖的年代,您害怕过吗?退却过吗?石光瑞坚定地说:“那个年代,我干过勤务员、警卫员、组织干事、指导员、副教导员。枪林弹雨中,我亲眼看见很多战友、同志倒下,‘怕’真没想过。战事不等人,受了重伤就止血包扎,然后返回战场继续战斗,绝对不会退却!”
2016年,恩施永扬水电建设公司团总支组织“听爷爷讲革命故事”活动。在叶挺将军旧居前,石光瑞当起了解说员。在中共鄂西特委旧址院内,石光瑞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何功伟、刘惠馨烈士的革命事迹。
不搞特殊化 不给组织找麻烦
石光瑞一口拒绝了,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给组织找麻烦,有困难尽量自己克服。虽然我已经脱下了军装,但军魂和党性依然在我心中牢记!”
“前些年,父亲经常到学校等单位为孩子们讲述战斗故事。那些故事仿佛在眼前发生,一场场战斗让孩子们惊呼,也让孩子们惊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石莹介绍,如今父亲年龄太大了,已经讲不好了。
今年4月,在恩施土家女儿城,国网恩施供电公司职工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献礼祖国70华诞,96岁的石光瑞佩戴勋章参加了现场录制。女儿石莹经常把视频片段拿出来给父亲看,父女俩看一遍乐一遍。
石光瑞1923年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1937年10月入伍,在八路军总部工作,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大总校三大队(陆中)学习并结业,分配到晋冀鲁豫军区六纵队18旅53团工作,参加过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黄岩洞保卫战,也参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如今,老人家中珍藏着国家颁发的抗战纪念章。
今年3月14日,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办为家住辖区航空大道226号的退伍军人石光瑞送去“光荣之家”光荣牌,并为其悬挂在家门前。
三兄妹长大后,结婚生子,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每天早晚,石莹牵着母亲的手漫步亲水走廊。节假日,一家人结伴行走天涯,自驾去了西藏、新疆、云南。“年近80高龄的妈妈爬上黄山光明顶时,同行的游客和导游赞叹不已。”石莹说。
石莹说:“小时候,父亲在车坝乡镇电站工作,母亲是乡村教师,我们兄妹3个,平淡的生活充满了爱。那时候,我们一家人经常去爬山,拾捡松果,山谷里回荡着笑声。记忆深处,父亲时常在小卖铺买些小花布回来,交给母亲做成小裙子放在我枕边。穿上母亲亲手做的小花裙子,我成了最幸福的小公主。”
石莹说,父亲从不因战功赫赫而居功自傲,而是保持一名普通老兵严于律己的作风,通过言传身教带动身边人。
石莹说,前不久,母亲因胆总管结石住院手术,BT页游,父亲来到病房握着母亲的手老泪纵横:“老伴儿,受苦啦!”刹那间,母亲的泪水潸然而下。兄妹3个始终守护在母亲身边,无论是检查还是治疗,都陪着母亲一起面对,同病室的病人大赞母亲有福气。
1949年2月29日,鄂豫区独立师一团连以上干部合影,拍摄于河南商城县。
石光瑞老人穿戴整齐,戴着勋章,敬了一个礼。
因战造成七级伤残
新中国成立后,石光瑞服从组织分配,1950年开始分别在省工商厅、省物资局、恩施地区商业局、恩施电力系统工作,历任股长、科长、副局长等职。
如今,石光瑞家桌子上有个记录本。石光瑞耳朵听不清,孩子们就贴着老人的耳朵慢慢说,在记录本上用文字来叙述。尽管沟通起来很困难,孩子们还是乐意将工作、生活中的趣事说给老人听,写给老人看。
他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他的故事是孩子们心中的不朽传奇。
“战斗,不停地战斗。”石莹说,他们从小就听父亲讲他英勇战斗的故事,父亲先后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因战造成七级伤残,肩胛处伤痕累累,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