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健专辑《江湖》
末了,《忘江湖》如同众生相,天干地支108星宿的名字一一入歌,《在野人》周华健脱身而出,斑鸠琴和锅碗瓢盆齐上阵,冷眼旁观江湖梦。最后一曲《后记·大春》,他们调皮了,二人在左右声道轮番说话,是片花也是最后的诠释。尔后周华健在四个声道反复吟唱“歌词呀张大春”,最后还来了一句“想你呀张大春”,超变态网页游戏,是江湖里最质朴也是最坚实的兄弟情谊。
《江湖》的故事说完了。这个江湖有点抽象,是高度提炼之后的结果,惟缺一点血肉。在跟随周华健和张大春倒叙江湖生涯的过程中,情绪都到位了,但是仿佛被抽离了细节和切肤的悲欢,再加上周华健的曲尽管细处可见用心,相似的手法难免让人有长梦不醒的黏滞感。除此之外,都很好。
如果粗粗略过,很容易生出这张专辑的曲调都差不多的印象。周氏典型的一字一顿开头,加上吐字密集的高潮;歌词更是常有重复意向,还把中国画笔法和天干地支抖落一地不厌其烦地一一唱出,似有堆砌之嫌,好似老妇翻旧事。
阿水
江湖岁月,儿女情长只是深情一瞥,重头戏还是《金缕曲》的兄弟情,《三打祝家庄》“打你个寿财喜福禄,祝你挨得住”的狂放,《侠客行》的“大话悲欢,小心当下悔曾经”。
然而江湖本不就是日光之下无新事?入江湖、出江湖,敌无数、友无数(《忘江湖》),青春心事无处托,壮年别妻泪无言,空余一纸清白,万种心痕(《泼墨》),剩下的,可不就是那些周华健反复念叨的物事名、意象名而已?
张大春,周华健,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在滚石办公室曾有过数面之缘。2007年,吴兴国筹备新京剧《水浒108》,张大春任编剧,周华健为音乐总监,两人合作,用京剧、摇滚、民谣再现心中草莽江湖。
这二人的江湖是雄性的江湖,是不再年轻甚至略有落魄的江湖,是替天行道却不知天道有无的江湖,也是用一串否定比如“天下人,天下路。不在家,不在乎”(《序曲》),“不是你,不是我”(《离别赋》)铸就的回忆的江湖。
《序曲:但凡世间无仁义,人人心中有梁山》,京剧唱腔石破天惊,英雄过招,拉开全篇序幕。《泼墨》,用散落意向大手笔画出古今江湖,末尾的27种泼墨皴法里据说只有一种是张大春胡诌的,可有人知道是哪一种?专辑用的大约是倒叙的手法,此后的《客梦》是江上寂寞人忆往昔,《身在梁山》则直接跳回“身在梁山,心在何处”的岁月,周华健开口一句“年少悲欢,想来是糊涂,深情算我是辜负”在风声鹤唳里揭开往事面纱。《我上大名府》应是高潮了,哦那些由汉子们吼出的兵器名字,以及之后啸叫着游弋天际的吉他,刷刷几笔抹出一幅梁山好汉们的聚众图。《离别赋》唱的大概是林冲别娘子,一把钢弦吉他一把尼龙线吉他两两呼应,“渐明白深情的只是节气轮回”。
《江湖》是一个惊喜,这惊喜不仅因为又听到了周华健豪气又细腻,力拔千钧又不费吹灰的歌声,也不仅因为张大春又一次动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江湖,而在于二者天衣无缝,让零星几首《刀剑如梦》、《难念的经》听不过瘾的我们能够一次听过瘾,一头扎入江湖洗个澡,起来甩落一身俗气晦气烟火气。
《江湖》的故事说完了。这个江湖有点抽象,是高度提炼之后的结果,惟缺一点血肉。在跟随周华健和张大春倒叙江湖生涯的过程中,情绪都到位了,但是仿佛被抽离了细节和切肤的悲欢,再加上周华健的曲尽管细处可见用心,相似的手法难免让人有长梦不醒的黏滞感。除此之外,都很好。 《江湖》专辑封面 剧出来了,这事还没完。这之后二人书信往来酒馆海聊,张大春作词周华健谱曲,用三年的时间又捣鼓出了一张专辑,名字叫《江湖》。 把这张专辑称作“中国风”,那就委屈它了。京剧采样,民族乐器倒是有,传统意向也有,但不同于那些“中国风”作品常常不知所云的诉说和西式骨架中式添花的做法,《江湖》的主题从一而终明确清晰,音乐上则索性用周华健擅长的西乐做骨架,却奇迹般地整出了江湖韵味。 在单曲为王的时代,能够做出这样一张概念和音乐本身皆完整的专辑,本身就是一件有勇气的事。现在,来梳理一下这场江湖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