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中科院: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获首批数据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将向某位幸运而又聪明的外国人提供100多万美元加上其他福利来运转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不过这当中还有一些困难。
王挺贵补充说:“这不是科学家的工作,而是超级英雄的工作。”
报道称,中国计划在2022年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主体是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会定期往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王小梅 李橙媛)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已接收到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的首轨下行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已接收到首轨数据产品。
2016年9月,中国首艘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今年发射的“天舟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与“天宫二号”进行了对接。
【延伸阅读】“慧眼”:能看黑洞的天文望远镜
据报道,这台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纷纷猜测那里的科研人员是否很快就会收到来自外星生命的信号。这些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多达2500个脉冲星,不过FAST望远镜的建造者希望让这个数字再增加1000。专家表示,这可能为我们带来太阳系外的突破性发现。
原标题:美媒:中国千万元聘外国专家运转"天眼":"超级英雄的工作"
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 英媒称,6月15日早上,中国发射了首个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该望远镜一旦入轨,将被用于观测黑洞等高能实体。在中国发展可与美俄匹敌的太空计划的征程中,此举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15日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称,“慧眼”全称“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是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科学卫星。卫星设计寿命4年,呈立方体构型,总质量约2.5吨,在距离地面55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8月3日报道,这台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其直径达到500米。如今FAST望远镜的首席科学主管职位仍然空缺。据说这个职位仅为外国人保留,任职者可以获得大约190万美元(约合1276万元人民币)的研究津贴和免费住房以及其他福利。竞争者并不多,因为这个职位要求求职者拥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包括以前曾负责过大型射电望远镜项目,在一流大学或机构担任过科研职位。不过国内专家表示,这台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外星生命的最好机会,尽管对求职者要求较高,但这份工作是值得的。
最后,天文学家希望有业已成熟的技术从一开始就能可靠的开展工作。他们指出,LAMOST没有实现其首要目标:观测银河系之外的暗星系。崔向群说,这一问题不在于望远镜,而在于宇宙中的灰尘和湿度不断增加,现在每年只有120个晴朗的夜晚适合观测,较之LAMOST计划阶段的200多个有了显著减少。(编译/张琳)
报道称,中国正在斥资数十亿美元开展太空科研项目。
【延伸阅读】英媒关注中国发射X射线太空望远镜:赶超美俄重要一步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王挺贵向《南华早报》表示:“FAST望远镜是通向新发现的一个门户。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操作FAST望远镜可能是毕生难得的一个机会。”
资料图片:2017年6月15日11时0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超变态网页游戏,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这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外3颗小卫星。新华社发
报道称,处于分歧焦点的是一个2015年出现的项目,当时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征集资深天文学家关于研究重点的意见。居于首位的是希望推进中国参与一个由全球多所大学组成的联合机构研发的“30米望远镜”项目,位居第二的就是中国建造自己的巨型望远镜。
目前,中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也称郭守敬望远镜,这是2008年在河北省完成的一座4米巡天望远镜。中国的天文学家们希望能够实现一个直接飞跃,建造一个12米望远镜,如果这个望远镜能够先于类似“30米望远镜”那样的庞然大物迅速完成,那么其将会在数年内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2016年初,负责为大型国内项目提供资金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大科学研究中心为这个将位于中国西部、现在被称为“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LOT)”的项目制订计划。
不过这个工作机会仍有可能吸引世界上最勇敢的天文学家,特别是那些对寻找外星生命感兴趣的科学家。据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技术实验室主任彭勃去年表示,FAST望远镜寻找地外文明的几率比现有设备提升了5倍至10倍,因为它可以看到更远、更暗的行星。在FAST望远镜竣工前,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武向平表示,这台设备无与伦比的覆盖范围甚至可能向我们揭示关于宇宙起源的线索。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实施的空间科学项目,于2011年3月正式立项实施,由国家民用航天科研经费和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共同支持。
“慧眼”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发射的第四颗卫星。在它之前“到岗”的依次是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完)
今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这是一艘面向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6.5吨。
(2017-06-16 21:21:02)
报道称,大科学研究中心做出非同寻常的一步,其组织了会议、工作组和一个科学咨询委员会,向更广泛的天文学界征集意见。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安德森说,“对于中国天文学界来说,这是第一次”。
光学专家已经准备好了,崔向群在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天光所”)领导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曾经研发出了LAMOST,目前已经开始致力于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的设计工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的天文学家联合起来想要建造一个世界级的巨型光学望远镜,一个将能够昭告天下他们已经准备好参与全球竞争的望远镜,但眼下围绕望远镜的设计展开了一场争论。一方是由一位负责建造了国内现有的最大的望远镜的资深光学专家率领的一个成熟的工程团队,他们希望能够凭借一项雄心勃勃的设计大力推进这个项目,另一方则是注重考虑实践层面需求的天文学家,他们对于这项雄心勃勃的设计持怀疑态度,而更青睐较为简单的设计。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天文学家就建造世界最大望远镜计划掀起争论
资料图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满天繁星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观。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央视网消息:这颗名叫“慧眼”的X射线探测天文卫星,可以通过巡天和定点观测,发现黑洞和中子星等天体,研究宇宙硬X射线辐射性质,有望实现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研究的突破。
但也有参与讨论的天文学家对于南京天光所的设计也表达了担忧,中国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科学家马冬林说:“我发现了很多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争论点是,视野从广域的实地观测模式转换为专注于观测暂现天文现象(如伽马射线爆发和超新星)模式,切换速度有多快。因为南京天光所设计的复杂性,天文学家担心这种切换将会很慢。 6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这是中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
武向平在2015年向新华社表示:“拥有一台更敏感的望远镜,我们就能接收到更弱更遥远的无线电信号。它将帮助我们寻找星系外的智慧生命,探索宇宙起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