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受到了德国人的启发,菲亚特在2007年重新启动了500项目。新生的500比其历史上的前辈尺寸要大些,而且与MINI一样采用了复古外形,按照厂家媒体资料的说法,它展现了“时尚的意大利风情”。由于没有适当的途径在北美地区量产,所以无论菲亚特如何调整商业模型也无法让500在美国成为盈利商品。不过随着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菲亚特获得了这家美国大公司20%的股份,这种持股关系让菲亚特有了使用克莱斯勒位于墨西哥Toluca城的工厂的权利。这回我们看到有着美国身份的菲亚特了。
目前在售的MINI Cooper属于新生后的第二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它看作是汽车界中的曼宁·帕奎奥。菲律宾人曼宁作为拳击手获得过七个级别的拳王金腰带,2010年退役后又当上了议员。MINI Cooper和比它高一个或低一个级别的车型竞争都不算不合适:作为运动型两厢车,它有着小钢炮的气质,又有众多的原厂性能/外观改装件;作为基本的通勤工具它也很胜任。这次我们让它走上擂台,,与比它低一个重量级的意大利对手较量一番。
推荐微博
上述这些事实让宝马MINI在美国的成功更加显得令人惊诧。2002年,重获新生的MINI Cooper登陆美国,随即便凭借活力四射的动态表现(特别是机械增压的S版)、明智的定价(基本型价格在15000美元左右)、有着浓厚的1957款BMC(英国汽车公司)MINI那种小巧但彪悍的原始味道的造型赢得一片喝彩。不论男女,这些现代化小车让车主成了潮流一族,而它的成功自然也受到了所有汽车厂家的关注。
宽阔的林荫大道,一望无际的州际公路,可以放下三辆车的车库——这些在美国司空见惯的景象显然不适合作为小型都市车的背景画面。没错,小型车在欧洲是个大买卖,那里的温床孕育出了这些汽车界的小宝宝,让所有的主流车厂(包括奔驰和奥迪)都想从中分得一块蛋糕。不过因为美国没有对催生了这些小车的空间利用率的需求,所以没有多少美国人也没有几家美国车厂对这个市场感兴趣。车厂之前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没能打破美国人头脑中“小即廉价”的思维定式,而貌似可爱实则毫无乐趣而言的Smart Fortwo以及Scion iQ等小车可以说是考验了美国人的幽默感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