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指定的雪渊纺织破产管理人张福良说:“在江阴,民营企业存在的大问题就是你欠我、我欠你,到最后一旦出了事情,所有企业都牵扯进去。”张福良在雪渊纺织的办公室里查阅一堆落满尘土的账本。他身穿一件细条纹上衣和不太合身的牛仔裤,抽着烟,一支接着一支。办公室有20个隔间,如今空空荡荡。雪渊公司的一些担保人在偿还自身贷款方面也遇到了困难。而另外一些则已经破产并且将债务转移到其他公司。一家银行此前未能从提供担保的两家本地公司追讨回贷款,已经对雪渊的贷款进行了冲销。
沿着雪渊公司所在马路往下走,不远就是生产人造木地板的奥星塑木制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为一家小型贷款公司提供给雪渊公司的人民币300万元贷款担保,但也遭遇了与雪渊公司相同的命运。今年10月的一个晴朗日子,清洁工人在空荡荡的办公楼里擦拭楼梯栏杆,准备迎接即将接手的新管理层到来。传统仪式中预祝公司好运的红纸条依然挂在门口。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去年陈雪忠从他的破产公司江阴雪渊纺织有限公司跑路后,江阴的一连串本地企业遭遇了麻烦。此前,一家机械生产商、一家造纸商、一家人造木生产商以及一家纺织品公司做了同一件事:为雪渊纺织提供担保,一旦其发生违约,它们就必须偿还雪渊纺织的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在江阴,许多企业(尤其是纺织行业)的利润率很低。在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之际,企业利润会承受进一步压力。雪渊公司用于生产纺织品的机器设备目前被锁在工厂内等待清算。该公司生产的纺织品此前曾出口到美国、东欧、南非和东南亚。雪渊公司的一位债权人工商银行今年7月将其贷款出售给专门收购银行不良贷款的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多次致电为雪渊公司债务提供担保的一家纺织企业和一家造纸商,但电话无人接听。
中国工商银行的首席风险官魏国雄在《中国金融》6月刊中撰文称,在一些地方,风险防范过度倚重第三方担保,以至于担保是作出信贷决策的主要基础。这本杂志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同样在今年7月,江阴市一家法院在一宗针对一家机械制造商的诉讼中认定雪渊债权人农业银行胜诉。这家机械制造商为雪渊公司人民币280万元(约合45.7万美元)的债务提供担保。今年4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对同一家机械制造商提出诉讼,此前该公司未能偿还自身所欠贷款。这起诉讼最终经调解解决。争议主审法官孙岩(音)称,此类案件越来越普遍。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推行宽松信贷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信贷规模激增。而由公司提供的信贷担保则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使得银行有信心向小型私企发放贷款,这部分企业是整个经济中最为高效的领域,但也常常缺乏有效的担保。
在过去六年来中国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张过程中,担保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截至10月底在总计13万亿美元的贷款余额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由其他公司或个人担保,他们承诺在借款人无法偿债的情况下偿清贷款。而所谓的影子银行业也接受担保,将之视为安抚焦虑的投资者的一种方式,以此证明他们的资金是安全的,同时也可以绕过政府对特定行业贷款的限制。
虽然传统上担保是国有企业用来支持对资本不足的子公司的贷款,但是近几年中担保提供给了不相关的公司。根据数据提供商Wind资讯,过去两年中深圳和上海上市公司为非子公司企业提供的担保规模已经扩大了76%,至206亿美元。
担保在其他国家也有广泛的使用,这些国家的政府以自己的资产为杠杆,来促进对小企业的放贷或者支持住房市场。在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简称:房地美)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按揭贷款提供担保。私营部门的贷款机构使用信用违约掉期来防范贷款违约的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像雪渊纺织这样的企业纷纷倒闭,而担保链(在担保链中,一些企业为另一些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正在对更广泛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上周五,中国央行下调了基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重新促进经济增长。像江阴这样位处繁荣的长江三角洲的城镇,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担保贷款。一些专家称,中国有些异常——担保人角色落在个别公司身上。让一家公司来为另一家公司提供担保,这种做法直到2012年经济增速开始回落之前都很管用。2012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首次持续滑坡。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监管者和分析师们表示,对这些担保的依赖导致坏账激增,并有可能向整个金融系统蔓延,变态网页游戏私服,令此前认为这些贷款安全的银行自食其果。中国银监会在7月份一份发给银行的通知中称,这些“担保链”中的公司破产,可能“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通知提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风险最高。这两个地区是中国出口和创业中心。
香港大学金融系副教授Dragon Tang称,早期,这一切都没问题,因为中国从未发生过经济减速,所以提供一项担保只不过是随便盖个章的事,但是现在,担保人真的需要偿付了。一些分析师和银行高管称,担保给银行营造出了一种安全的假象,给银行找了一个不用严格审查借款人偿付能力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