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对症下药”,钱晓晴现场采取土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再给出了解决方法。陈作仁说道:“正常管理好的情况下,大棚的亩产量应能达到3000-4000斤,但是‘营养过剩’的土地亩产量却不足200斤,在钱教授指导改良下的田地,作物长势明显好了很多。相信通过后续的‘治疗’,作物生长能恢复正常。”
经过多次检测和反复试验,钱教授利用水将土壤表层的硝酸盐压下去,然后进行菌糖来处理,使徐桂玲老人的大棚“重获新生”。她说:“今年两季的收成都很好,一棚茄子挣了7000多元”
告别了陈作仁,钱晓晴一行来到南蔡乡徐桂玲奶奶家。一见到钱晓晴,75岁的徐奶奶就牵住了他的手拉起家常。四年前,她承包了两个大棚,说来也怪,一直是个种田的“好把式”,自从承包大棚后,种啥啥不长,大棚成了“不毛之地”。
深入田间地头,问诊“疑难杂症”
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 陶天云 虞璐
交汇点讯 近年来,不少农民为了增加产量,网页游戏私服,加大肥料的使用,却陷入了“越不长越施肥,越施肥越不长”的怪圈。这个寒假,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的“土壤改良创新团队”在钱晓晴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宿迁市蔬菜大棚,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访友”之旅。
沈超说,他今年种植的西瓜出现营养过剩,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里,时间久了土壤就会板结,影响收成。遇到同类问题的,还有大棚户陈作仁。陈作仁三年前承包了两百亩地种植蔬菜,今年青菜几乎“颗粒无收”,18万元投入眼看打了水漂。
钱晓晴告诉记者,大棚土壤缺少雨水淋洗,养分经常随蒸发水移到表层。施用过多肥料,如果不能全部被植物及时吸收,会在土壤中积累起来,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供应严重失衡,有害生物增加,陆集镇蔬菜大棚约4200亩,其中近630亩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钱晓晴回忆道:“当时我在大棚中采集了土样回去检测,结果发现这里的硝酸盐的含量居然达到10000多个毫克每千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土壤有这么高的硝酸盐的含量。”
据了解,钱教授不仅深入农户家中解决生产问题,同时还开办技术培训班,为宿迁80多名大棚农户和农机站技术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培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减”重点专项和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支持下,扬州大学“土壤医院”发展极为迅速,将成为广大农民兄弟科学种田的好帮手。
通过大量实验,钱晓晴的团队发现,利用接种微生物的秸秆、米糠进行生态控盐效果十分显著。目前该技术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南京、无锡、宿迁等十多座城市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回想起当年大棚“绝产”的景象,徐奶奶说:“人家的大棚是聚宝盆,到我这里却不长苗,自己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偷偷抹眼泪,怕人家看笑话啊。”
沈超是当地有名的西瓜大户,承包了九百亩地种植西瓜。近年来,这位老瓜农却遇上了烦心事。
攻克“绝产”网页游戏私服推荐,致富当地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