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天线样机名为SKA-P,是54所历经五年时间主导研制出的SKA首台样机。SKA被誉为“地球之眼”,而SKA-P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在SKA核心设备研发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为世界成功提供“天线解决方案”。
在承担多项重大工程之外,2016年6月,以夏立命名的天线制造创新工作室成立,主要从事小型精密天线的装配工艺研究,尤其是小型机载天线。如今,在航空、航海、航天领域,特别是在无人机领域,这些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找出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精度和效率的矛盾,像这样的流程优化还有很多。
有媒体在采访时,总是不停嘱咐夏立,“讲讲你的‘绝活儿’。”
“每日一省”练就极致“手感”
此外,令夏立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在平地上把天线精度调整好,当天线“站起来”的时候,受重力影响,一些连接部位发生位移,大大超出精度指标范围。只能再一次身系保险绳,在天线的工作角度进行调整,“除了‘头朝下的姿势’没试过,我们在网兜一样的天线里凹各种造型。”
站在SKA-P的脚下,夏立掩饰不住自豪。在他不时扬起的右手上,拇指和食指指肚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老茧,这是钳工这个职业在夏立手上留下的特殊印记。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螺丝在拧紧的过程中,在扭矩增加的同时,物体会发生轻微的位移,这种微小的变化一定能够计算得出来。可这些细小的变化,跟物品的材质、形状等各种因素息息相关,何况每个天线上至少有三四百颗螺丝,拧一个螺丝都要去计算,显然不现实。
大型射电望远镜,被称作“观天神眼”。在它们的制作过程中,1毫米被分成100份,每一份称为“1丝”。
他们每个人,都是敢于攻坚、善于创新的匠人,都有着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每一位“大国工匠”,都在各自岗位上沉浸其中精雕细琢,不弃勤劳之美的精神原色,展现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
提及工匠,人们总喜欢讲佝偻承蜩这样的典故。驼背老人为苦练捕蝉本领,他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捕蝉技艺最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我们刚上班那会儿,专科毕业就能当个工艺师。现在普遍都是硕士了,甚至还有清华的博士,而且计算机也已经在工厂里应用普及了。”从17岁进入54所当学徒,夏立在钳工这个岗位30多年了,周围的变化无处不在,“我们要再不改变,就真跟时代脱节了。”
夏立一听马上摇头:“我又不是艺术家,不像人家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那是独一份儿。我做的是工业品,我独会那是不可能的。”
3月2日,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中国电科54所工程现场,夏立和同事们查看“SKA-P”天线图纸。 记者赵杰 摄
在工作室,夏立有8个徒弟,“如何成长为一个好师傅,让每个操作人员成为装配专家”是他不断重复的话题——看到图纸时,把自己放在设计师的角度,理解设计的初衷;在施工装配时,把自己当成工艺师,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加工方式和装配方案;在实际装配时,要清楚产品的用途,装配精度要求高的一定要高上去。
如今,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工匠精神”。
河北需要更多这样的“大国工匠”,更需要让“工匠精神”生长发扬的环境,这样才能让每个“工匠”在制造上不断精进,在认识上不断升华,把一张张蓝图变为现实精品。 (文/记者 周聪聪)
所谓“手感”,听起来很玄妙。用夏立的话来说,这是个“科学上解释得通,但书本上不会写的东西”。
中国电科高技能带头人、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军工大工匠、河北大工匠、河北省特殊贡献技师、全国技术能手、2018大国工匠……夏立几乎“拿奖拿到手软”。提到身上的诸多光环,夏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说到项目质量,他却当仁不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经我手装配的天线有上千面,从没有出过质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