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不分类投放或影响征信 你“会”扔垃圾吗

  合肥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得如何?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怎样?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合肥各大小区发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各区的推进程度也并不均衡。有些小区居民在智能分类装置的奖励下,参与度较高;而有些人仍习惯将垃圾一股脑倒入大绿桶中,并不知道如何分类……垃圾分类仍然任重道远。

  记者观察到,该小区的分类装置同样属于北京环卫集团,据悉,该集团尚未中标合肥瑶海区的部分垃圾分类项目试点。“环卫公司的人每次要从滨湖过来收垃圾,太远了,还要雇清洁人员,成本又高,,下个月这些装置就要撤走了。”该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汪阿姨是该小区业主也是环卫人员,她告诉记者,小区目前安放了22个垃圾分类回收箱,自去年4月份试点垃圾分类以来,居民的参与度很高。“刚开始试点的时候,一些业主可能不习惯,垃圾分类没有做到那么细,还需要环卫人员再进行分类处理。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基本都能主动将不同垃圾扔入对应的回收桶里。”汪阿姨说。

  据北京环卫集团包河区负责人胡毅熠介绍,包河区目前已有44个小区成为垃圾分类试点,覆盖约6万名住户,“主要通过发放积分卡的形式,倡导居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从数据上来看,已有80%的试点小区居民参与进来。”胡毅熠表示,有些居民对垃圾类别范畴把握不准,比如会把废纸巾放入餐厨垃圾里,而纸巾不属于餐厨垃圾,“所以我们在每个小区配了一两名环卫工人对回收垃圾再进行细分。”

  第四步:有毒有害的垃圾放一起,如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这部分垃圾只占生活垃圾的1~3%,但也需提高意识,进行单独回收。

  第三步:没有用的东西放一起,如用过的纸巾等;

  根据垃圾分类的最新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四种,据合肥市城管人员介绍,生活垃圾分类并不复杂,有简单的四个步骤去区分和进行分类:

  除了“互联网+”,各区也正不断采取新的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力度。上周,记者了解到,庐阳区在省委、省政府宿舍,市委、市政府宿舍两个小区内,于全省范围内率先试点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模式,每天分两个时间段,将垃圾分类投放至收集点,并有专人督导大家进行正确垃圾分类。

  附近的环卫工人李师傅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每天都要对马路沿线的垃圾桶进行两遍清理,把可回收的瓶子、纸盒之类的再分出来。”

  第一步:能卖的都拿去卖掉,比如旧书旧报纸、塑料瓶、易拉罐、玻璃和布料等;

  据介绍,目前,合肥市已初步建成9个分类示范片区,206个小区、769家公共机构、282 座中小学已开展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市民约13.6万户共计45万多人。“2018年底,合肥市区垃圾分类已经实现覆盖10%的人口、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10%以上的目标。”李大勇介绍说,“2019年底,我们的目标是合肥市区30%的户籍人口能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资源回收率达到20%以上;2020年底,力争让市区40%的户籍人口参与进来,资源回收率达到35%以上。”

  目前,合肥的大街小巷仍然随处可见传统的绿色垃圾桶,虽然大多贴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但还是容易被忽视,多数人仍习惯将垃圾全部扔进一个桶里。即便是设有明显标识的分类垃圾桶,其分类的准确率也并不可观。

  小贴士:不知道如何垃圾分类?城管教您简单四步骤

  在逍遥津公园里,记者看到,每隔几米就设有分类垃圾桶,上面清晰标注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记者观察发现,几乎每个桶里的垃圾都差不多:废弃的纸巾、矿泉水瓶、没吃完的零食……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路人,大家都表示知道垃圾分类这回事,但具体怎么分类、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不可回收,多数人表示“没有分得特别细,平时就是一袋扔”。

  有小区智能分类装置被贴封条 下月即撤离

  积分奖励形式新颖 居民分类投放热情高

  在包河区广视花园小区,记者看到,每个单元楼的楼下都放置了一个厨余垃圾桶和一个再生资源回收柜,并采取积分奖励的形式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记者现场也体验了一把:只需扫码注册个人积分账户,将生活垃圾分类好后,刷卡后丢入相应的垃圾箱里,正确投放便可获得5个积分,凭着这些积分,可以在网上商城或小区现场兑换生活用品。

  “我们小区是瑶海区最早试点垃圾分类的,环卫公司的人大概一个月来一次,让我们用积分兑换点小礼品,我觉得还蛮好的。”该小区的业主瞿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小区人口少,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够高,大家还是会习惯把垃圾一股脑仍进一个桶里,分类装置的使用率较低。

  记者走访中,并非所有的试点小区都能较好地适应和使用垃圾分类装置。在瑶海区置地柏景轩小区,记者看到,该小区的4、5台厨余垃圾箱和2、3台再生资源回收柜都已经锈迹斑斑,投放口被贴上了胶布,二维码也已经被涂抹,无法扫描。

  记者 汪婷婷 叶佳超 文

  据合肥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李大勇介绍,“互联网+”运用到垃圾分类领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有利于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这是一种引领人们认识、参与垃圾分类的方式。”但是,李大勇也表示,由于造价高、成本高,暂时不能实现全覆盖,“因为我们最终是为了节约资源,如果为了推广垃圾分类,花了更多的成本和资源去做这件事,反而得不偿失。”

  为了更好地推广垃圾分类,为何不将传统垃圾桶全部更换呢?据李大勇介绍,这种垃圾桶有2~3年的使用寿命,如果未到使用寿命就去更换,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到了使用寿命,合肥市将全部换上新的标准分类垃圾桶,“其实很多传统垃圾桶上,我们也贴有不用颜色的分类标识,区别餐厨垃圾、其他垃圾等,装置跟人的意识一样,也是一个慢慢更替的过程。”

  今年底,要力争让30%的人口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第二步:餐厨垃圾要单独分开,比如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

  据介绍,目前合肥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理念已经普遍比较认同,“都知道是好事,但离实际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市民真正的参与率还不是特别高。”李大勇认为,居民不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原因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觉得麻烦,很多人并不愿意在家里摆放多个垃圾桶,从一开始就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不够,分类精准率不够高,大约只有30~40%。“不过,大部分人起码知道餐厨垃圾是一类,应该放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粗放的分类,学会更加细化的分类需要一个过程。”李大勇说。

  如今,垃圾分类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其普及程度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正相关,正确的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更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合肥市作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了《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不分类投放或将影响征信。至此,垃圾分类不再停留在习惯和意识层面,而将“有法可依”。

  多数人未适应垃圾分类 仍习惯将垃圾一袋丢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合肥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以来,部分区域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招标社会企业进驻小区,并配备智能垃圾分类装置,鼓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根据规划要求,2035年前,要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这是一件漫长而又任重道远的事,需要我们一代人去做。”李大勇表示,今年合肥还计划新建11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届时,环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等将联合上门宣传,不断提升和改善人们的习惯、意识和理念。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