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我们在美术馆里看到大量的社会性的公共活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国外一些城市小到一个小镇都有一个美术馆,人们希望通过艺术构建的公共空间来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的价值。美术馆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自身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反,它们处于市民的生活圈内,更贴近社区,更贴近市民的生活。只有充分认识并重视社区美术馆的社会意义,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美术馆在社区内的影响力,建立社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真正实现它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公共属性。
的作品《军械库》以照片形式首次亮相。我们往往特别强调美术馆和艺术的关系,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美术馆普遍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建构和书写不够。过去,我们都认为美术史是美术专家写出来的,但是,经过多年发展,美术馆早就应该参与进建构了另一种“美术史”的进程中。美术馆通过作品的收藏、研究、展示和公众的这种关系,书写了另一种美术史,而这种历史的书写就是对当下现实的回应。
原标题:美术馆的“网红”现象:借助艺术能否构建新型公共空间?
有趣的是,今天各大美术馆的常客,人称中国当代艺术“四大金刚”之一的黄永砯,曾经是反叛美术馆制度的代表艺术家。1980年代,他和几位其他艺术家曾经被批准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一个作品,但到展览前却突然改变展览计划,他率领参展艺术家把博物馆外的各种材料和废弃物放进展览空间,做了一个没有报备的“作品”,而这个展览则在开始一个半小时后被封闭。
美术馆的功能是什么?除了高质量的展览,美术馆更是推动艺术研究和艺术收藏的机构,不仅如此,在当下,美术馆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培养观众的公共意识,展开各种公共议题的讨论。此外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其对艺术的建构和创造。
文献收藏给中国美术馆带来新挑战
7月18日,红砖美术馆五周年馆藏展“千手观音”开幕。展览通过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丹·格雷厄姆、何子彦、黄孙权、黄永砯、加藤泉、安德里亚斯·穆埃、劳拉·普罗沃斯特、邱志杰等17位艺术家的作品,对美术馆的五年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
不可否认,在红砖美术馆创办的这五年,当代艺术逐步从小众领域进入大众视野,许多美术馆应运而生,甚至成为流行现象。
(Anselm Kiefer)
“网红”现象和美术馆在严肃的批评家那里也许是矛盾的,无限元宝网页游戏私服,但是我们是否也可以这么认为,这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而带来的荒诞感本身就具有当代性。红砖美术馆的存在和策展实践,也许给予我们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现实案例。
汪民安曾这么评价黄永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