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施汉铭和班上的同学就已听说过清华大学,“感觉很高大上,不过跟自己好像很遥远”。高二那年,因学校的“校长推荐计划”项目,这个距离被打破。
首次踏入清华,除了想象不到的“大”之外,施汉铭的心中还多出一种憧憬之情。虽然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变态网页游戏排行榜,自觉在家中不被重视,但并未妨碍施汉铭被发现:因为综合能力优秀,他顺利被这座沉淀了百年历史的内地名校录取。
他们在北京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更不曾忽视香港的现在和未来。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多位来北京逐梦的香港青年,试图通过他们的工作、生活及感悟,让我们有更多角度去了解新一代的香港青年。
这里是被誉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清华大学。
虽然搞不清楚武汉市隶属于湖北省这种行政关系,但很多同学的名字都是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各地“状元”的名号让他没来由地紧张,更让他切身体会到学习的压力。接受香港教育的施汉铭,从小看惯了繁体字,面对很多简体字时感到陌生,无奈法学专业还需要大量阅读。自认普通话说得不错的他,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也曾被奇怪的口音扰得困惑,“尤其东北口音根本听不懂”。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京城逐梦的香港人”之施汉铭:盼学成归港,成为沟通两地的桥梁)
对清华的憧憬
他们中有来京求学的学生,盼着学成归港,成为内地与香港沟通的桥梁;他们中也有来京闯荡的创业者,希望在这座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中还有学术研究者,希望能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找到自己的突破方向,著书立论。
2230公里,这是电子地图上香港到北京的距离。
记得食堂有多少的,基本属于“吃货”。从香港来内地上学三年多,他胖了20斤。他说,自己在内地交的朋友比较多,不同的朋友会带他解锁各种美食,尤其是“烤串一把一把吃”,让他觉得很爽。但他也曾和很多在北方生活的香港人一样,不习惯“蹲”洗手间,害怕去澡堂,不认识书本上的简体字,听不懂东北人说普通话……
3年多过去,施汉铭习惯了在北京的生活,“有朝气、机会多,文化气息浓厚”,这是施汉铭眼中的北京,现在的他,也觉得京城的机会和资源更多,但还是想学成回港,做更多沟通内地和香港的工作,“让两地看到彼此的好”。
▲施汉铭(中)与参加丝路论坛的法国同学们合影。受访者供图交错的校园内,学生们骑着自行车悠然而过。“同学们都骑车,学校太大了。”施汉铭边走边感叹,光食堂就有近20个。
跟很多内地青年一样,一群香港青年也在“北漂”,在离家两千多公里远的京城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