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8日讯 福州永泰嵩口镇月洲村是个有诗意,又充满传奇的村落。郁郁葱葱的山林中,一条清溪蜿蜒而下,穿过村庄;眼看着它该往前流去,可它偏偏不,留下碧绿的深潭后,拐个弯,又缓缓折回头去。沿着岸边凹出一个巧妙的弧形,进入一片树林,再折弯继续下行,bt网页游戏sf,汇入前方的大樟溪。也许真的有一双造化之手在费心点拨,从高处看,溪流恰似在沙洲上勾勒出一弯弦月。
丹心皎如月 科举写传奇
月洲村村口,榕树、樟树、枫树三棵百年大树根系相连,被本地村民称为“三仙树”
唐末,闽王王审知的榷务使、梁国公张睦的次子张膺、三子张赓看不惯官场倾轧,弃官归隐,携家眷自福州迁到永泰。两人各择一地居住不久,有一夜,兄弟俩同做一梦,梦中有金甲神人指点他们迁至一处“桃花流水、环绕沙洲”之地。兄弟俩见面谈及梦境,大为惊讶,择日携家人动身沿大樟溪而上,于沙洲中择地而居,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子孙,使得月洲成为永泰乃至福建、广东、台湾、东南亚一带张氏华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遥想当年,张氏先人来此开荒,必定手不释卷。早在父子六人登科之前,村里就建有寒光阁和“雪洞”,供子弟读书。所谓“雪洞”,类似于北方的窑洞,挖筑在桃花溪畔,相互毗连,一人一室,互不打扰。
8月,城市是一座热岛,记者驱车前往月洲村。到达嵩口镇,沿着水泥路开了十多公里,漫山遍野的绿过滤了暑气,山风拂过水面,带来凉意。尚未到达村口,就遇见“三仙树”。这三棵树分别是榕树、樟树和枫树,树龄都达到数百年,品字相望,枝叶相粘,遮天蔽日,据说是3位保境安民的树仙所化。
花果飘香处 翻版桃花源
从月洲村走出去的张氏,如今在世界各地大约已繁衍至300万人。每年农历八月初十,各地张氏宗亲派代表回村祭祖,是村中每年一度的盛事。村里的祠堂上写着“十世同堂”,张维贱老人说,现在大约能称得上12世同堂了。今年6月18日,居住在马来西亚的世界张氏总会会长张庆信先生,也回乡祭祖,此前还有定居北美的张氏后人前来寻根,实现家中老人的遗愿。(海都记者 吕蕴岚 肖春道 文/图)
张元幹还牵扯出月洲村历史上一段科举传奇。张氏到月洲居住经过6代之后,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村子里出了永泰县第一个进士张沃。在张沃之后,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月洲张肩孟高中进士,此后他的5个儿子也中进士,父子六人同朝,祖孙三代共有18人为官,留下一段近乎神话的科举传奇。其中张元幹就是张肩孟第五子张动所生。据统计,月洲张氏一族共出了48位进士。南宋末年,因张氏一族抗元,月洲曾遭元军屠村,仅有少数人幸免。直到明朝,月洲村才渐渐又繁盛起来。
经过一座写着“月洲”牌子的石桥,正式进村。村子约有上千名村民,除去外出求学和工作的,还有一半左右的人留在村中,主要以种植李果为生。村民以张姓为主,村里有一座张氏宗祠,祠堂里的老人乐于向外人说起村子的起源,那是一个唐朝版本的桃花源传说。
传说虽然优美,但当年张氏先人最早定居于月洲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免不了异常艰辛。当年,因山上种植桃树,山便称为桃花山,沿用至今。如今,山上以种植李果为主,兼有竹、桃、青梅、柿子等植株,村里白墙黑瓦的老屋掩映其中,屋前屋后种植瓜果,田园风光,清新宜人。最美的是春日,李花如雪,漫山遍野,偶尔夹杂早开的桃花,美如画卷。
村里沿着桃花溪,修了一条碎石小径。沿着小径走,可以找到村中的众多古迹与张氏宗祠。现在在村内看守张氏宗祠的是84岁的老人张维贱,他同时也在照管着宗祠边上的张元幹故居。张维贱是族谱上的第33世孙,张元幹是同一本族谱上的第九世孙,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的词上承苏轼豪放词风,下开辛弃疾等人的爱国词派,是宋词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末年,张氏族人来此安家,村子从此有了“月洲”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传承千年。就这么一处藏在山中的小村子,既是闽台最大农业神张圣君的诞生地,又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的故里,还在北宋时期出过“父子六人六进士,祖孙三代十八官”的科举传奇,让人不由啧啧称奇。
铺满鲜花的村道 张培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