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热门BT页游 >

“深蓝”专家访谈:征服国际象棋后的20年,AI 取得了哪些发展?

我是团队的AI专家。1990年前期的AI和1989年的AI大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般称那段时期很小一部分基于机器学习的AI为老式AI,或象征性AI。当然,机器学习在当时还是一个很严肃的领域,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拥有大量的数据集和大型计算机,还有非常先进的算法来研究数据,创建一些惊人的新事物的模型。我刚进入IBM时,用于游戏项目的机器学习方法还相当原始,对我们研设计“深蓝”没有太大帮助。我们致力于研究提高搜索效率和可持续评估的算法,因为我们知道,要想在比赛中占据竞争优势,“深蓝”必须拥有这种算法。

我是IBM当时接触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生团队中的一员。很早之前我就对计算机象棋非常感兴趣,本科期间还写过一个国际象棋程序。在C.M.U.期间,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广泛地了解,并不仅限于制作出足以打败世界象棋冠军的高性能象棋计算机。虽然它只是一个编外项目,但我们还是在上面分配了许多研究人员(包括Feng-hsiung Hsu和Thomas Anantharaman),随后研发出了一台名为“深思”的计算机,它还成了首个在象棋赛事中打败象棋大师和专业棋士的计算机程序。

我们学到了很多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多种角度看待复杂问题。举个例子,在国际象棋中,人类的下棋方式通常是基于模式识别和直觉,而机器则是通过密集检索数百万乃至数十亿的可能性。这些方法其实彼此互补。国际象棋中如此,许多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同样如此,,电脑和人脑的结合都要胜过其中任何一方。例如,我们肯定不希望计算机全权接管病患的诊断和治疗,因为病情诊断涉及大量无法数据化的信息,但是在提供诊疗建议上,计算机系统还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做出了好几项改进。通过开发新一代硬件,我们差不多将运算速度提升到原先的两倍。我们还通过改善象棋芯片充实了系统内部的象棋知识,使它能够识别不同的棋局,同时对象棋的概念有更好理解。在不同棋局走势中,这些芯片可以从众多可能性中走出最佳棋步。同时,这几年我们还发现一个棋局中可以有很多种模式,我们分别给它们赋值,从而对局势进行更准确的评估。1997版本的“深蓝”每秒检索1亿到2亿个棋局,具体数目取决于棋局的类型。有时,系统一次能够计算出6到8种棋步,最多可达20种甚至更多。不过,尽管我们自认为97版“深蓝”比96版改善了很多,但我觉得最终的比赛结果可能还是平局。即便是到了比赛的最后一局,我仍在期待来场平局,或者之后有可能再次交手。

数十年来,计算机科学家都把国际象棋作为AI进步的标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下国际象棋的计算机就已经出现,不过,直到十年后的1989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生团队才开发出了第一台象棋计算机“深思(Deep Thought)”,并在后来的一场常规赛中击败一位顶尖象棋选手。但是这此成功寿命不长,同年晚些时候,Kasparov再次以2比0的成绩轻松击败“深思”。IBM对C.M.U.团队的这项技术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后来还组织其研究人员继“深思”之后又开发出了初代“深蓝”计算机。“深蓝”研发团队后来在1996年费城举办的一次人机对战中以1比6再次输给了Kasparov,不过,令他们欣慰的是,至少还是赢了世界冠军一局。

Q:“深蓝”如何决定棋步?

Q:你的象棋专长在“深蓝”研发工作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Q:迄今为止,那场比赛已经过去20年了,这20年里AI有什么变化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