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新面临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威胁,其中明确宣称:“弹道导弹助推器提供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是一个新兴的威胁,将对导弹防御系统构成新的挑战。”
报道称,在11月1日的测试中,“东风-17”导弹起先沿正常抛物线弹道升空飞行,但在获得足够的高度和速度后,高超音速滑翔器与弹体脱离,开始自主动力飞行。“高超音速滑翔器动力飞行占据整个试射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持续了约11分钟”。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28日称,匿名美国政府人士透露,美国负责评估解放军火箭军的情报机关认为,中国近期接连进行了两次“东风-17”导弹的试射。第一次试验于11月1日进行,第二次发生在11月15日。在11月1日的试飞中,该导弹从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升空,飞越了1400公里的距离,随后准确命中位于新疆境内的靶场,落点距离预定目标“在几米内”。
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加紧提升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能力。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动的增程型“萨德”反导系统就专门扩展了大气层内的拦截范围,并针对高超音速滑翔器等非弹道导弹目标进行了优化,号称“可以显著增强美军对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的对抗能力”。 “外交学者”强调称,高超音速滑翔器尤其对现有的反导预警机制提出严峻挑战。目前各国的反导系统都是利用远程预警雷达监控高空乃至太空中来袭导弹的飞行轨迹,然后计算拦截位置并引导反导系统进行拦截。而高超音速滑翔器的主要飞行弹道是在高度较低的大气层内,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对手预警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会受到极大限制,从而让反导系统来不及反应。 如果仅凭这些描述,“东风-17”弹道导弹除了命中精度相当惊人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报道特别提到,这种新概念武器与传统弹道导弹有很大不同。消息人士透露,“东风-17”携带的并非传统弹头,而是高超音速滑翔器。 “东风-17”创造的“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中国将率先获得新概念“反导克星”的轰动效应,“外交学者”的报道迅速引起外界关注。美国《野兽日报》28日称,在高超音速滑翔器领域,中国、美国、俄罗斯近年都加快了研制步伐,但中国取得的进展尤其值得关注。在2014年至2016年,中国就进行了7次高超音速滑翔器飞行试验。相比之下,美俄尚未进行过为实战部署而设计的此类武器的试验。美国《国际财经时报》28日称,“东风-17”这次试飞前不久,中国官方电视台在10月的节目中首次发布了疑似高超音速飞行器模型的照片(如图)。尽管还不清楚这个模型和“东风-17”是否有关系,但这是中国国家媒体首次发布类似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照片。 美国反导系统面临的新挑战 为何携带高超音速滑翔器的中国导弹如此受到美国的重视?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詹姆斯·辛林此前曾表示:“虽然高超音速飞行器和‘助推-滑翔’弹道(钱学森弹道)等概念早在二战时就已提出,但直到现在,依托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实现。”据介绍,高超音速滑翔器通常由弹道导弹助推器的动力来获得滑翔所需的速度,助推器按照标准的弹道导弹轨迹飞行,在下降段达到预定高度后与滑翔器分离。高超音速滑翔器可以将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特性融合在一起,BT页游sf,使之既有弹道导弹极高速度带来的突防能力,又在滑翔过程中如同巡航导弹一样具备灵活机动性能,现有反导系统极难拦截。 【环球网军事12月29日报道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魏云峰环球时报记者马俊】临近年底,美国媒体突然释放出一条大消息——中国又一种全新的弹道导弹“东风-17”亮相,“它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为在实际作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器而设计的导弹”。报道还称,解放军即将装备的这种新武器能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因特殊的飞行轨道而极难被反导系统拦截。 美国情报部门人士评估说,“东风-17”属于全新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约1800公里-2500公里。该导弹能携带核弹头或常规战斗部,并且可能配备可变轨的再入飞行器。消息人士向“外交学者”透露,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东风-17”是在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已经服役的“东风-16B”近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预计将在2020年形成作战能力。“这种导弹是专门为在实际作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器设计的,而不是一种试验平台。”美国情报界认为“‘东风-17’是世界上第一种为了投入战场实际作战而研制的此类武器。” 以高超音速滑翔器为代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近年来被五角大楼看做是未来真正需要面对的“实际威胁”。在鼓吹“中国导弹威胁”的背后,美国凭借航天航空领域的技术积累,在该领域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只是中俄更看中高超音速飞行器带来的高速机动突防能力,而美国则倾向于借机推动“全球快速打击计划”,例如之前曾轰动世界的X-51A飞行器,它被视为美国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技术验证型号。 美国一手“攻”一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