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通讯员 贾智炜)初秋的八月早晚虽有些凉意,但午后的持续高温依旧热情似火,bt网页游戏,炙烤着三秦大地每一寸“肌肤”,此时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货场地表温度已达到近50℃左右,远处地面蒸腾的气流让视线都发生了扭曲,集装箱、钢轨、车轮都争抢着表述自己的“热情”,而他们依旧在低头、弯腰、俯身、探身,持续的做着每一个动作没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他们作业需要用一把检点锤对车体进行“叮叮铛铛”的敲打,从而排查车体隐患,所以被大伙儿亲切的称为中欧班列的“叮铛哥”。
检车员正在检查车辆轮对。
检车员正在检查车钩技术状态。
刘杨全告诉记者,中欧班列运行跨度大、周期长,列车的安全运行不仅代表着铁路人的形象,更是代表国家的形象;中欧班列就像以一根纽带将沿线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际友邻中架起了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在每一次挑选车辆的时候,都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对挑选车辆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都要更严格、更精准。每一辆铁路货车的运用限度就多达近70项,要想快速、精准的挑选出技术状态良、运行品质好的车辆,必须熟悉每一个零部件的运用技术状态、磨耗变化及车辆配件的运用限度,而这些限度都要熟记于心,做到锤到、眼到、心到,达到一口精、一口清。
检车员正在检查车辆轮对。
作为守护中欧班列的“叮铛哥”,刘杨全说,自己见证着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每当看到中欧班列驶出,我心里就特别自豪,因为这里开出的每一辆车都是我们精心检修过的,虽然我们工作只是在这1.5公里长的路程里重复,但是每一步都是实现梦想的过程,自己不一定能走出国门,但中欧班列的开行延伸了自己的梦想,每当在线路上行走时,每走出一步,就离梦想进一步,让自己用脚步去丈量梦想,实践梦想,让中欧班列带着自己的梦想走出国门!
刘杨全告诉记者,“压力意味着责任、责任彰显着担当”。2013年第一列中欧班列开行时,我们都是提前到这里来挑车,几天也才开行一列,现在不一样了,一天就能开行五六列,开行列数多、密度大,我们也在这里设立新筑作业场(点),每天都要对近1000辆车进行技术状态检查。2018年一年,中欧班列1235列,呈现出井喷式开行。中欧班列的大密度开行,不仅助推陕西“三个经济”发展,更打通了国内港口与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快车道,成为助力丝路经济的国家名片。
刘杨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东车辆段货车检车员,“叮铛哥”其中的一员。在外人看来,他从事的工作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一趟车下来,探身200余次,弯腰330余次,敲击近500余次,来完成2700多个零部件的检查,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还得靠点技巧。一个班下来,要技检近13列车。刘杨全告诉记者,自己在作业现场奔走了近13万公里,可以绕地球3.2圈(40075.7公里),用坏了30多把检点锤,防止的各种车辆故障近1万件。
检车员正在插设安全防护信号。
在自己从事列检工作30年,人员新老更迭、设备更新换代、标准几经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安全。在刘杨全记忆中的三次《运规》改版和《运细》修订中,修订内容多达百项,近万字,每次修订段上的《技术作业指导书》都有参与,自己本身就比较偏好对规章变化项点进行记忆,所以对现场的每一项作业标准都熟记于心,也被车间工友们被称为技术规章的“活字典”。
西安东车辆段的货车检车员正在对中欧班列的车钩缓冲装置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