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1942:大饥荒中没有缺席的新闻人

  从巩县到汜水途中翻过的大山“虎牢关”坡下,李蕤邂逅了一个孩子,戴狗头帽,独自走着。“旁边还有逃荒的都劝我爸爸说,你看多好的小孩,还是个男孩,你把他给收了吧。我爸爸就心想,他去采访,怎么能带着一个小孩呢。所以我爸爸说只能是看着无可奈何,但是心里头真是难受。”宋致新回忆道。

  李蕤原名赵悔深,生于河南荥阳贫苦农民家庭,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史系。抗战爆发后,李蕤先后任郑州《大刚报》、洛阳《阵中日报》记者、副刊编辑、主笔等。1941年秋,河南省印书局成立,李蕤到印书局编一个名叫《新儿童》的刊物,聊以糊口度日。

  这个“一岁多的孤旅”最后是死是活,李蕤不得而知。在随后发回报社的一篇通讯中,李蕤写道:“从前看到一个人的惨死,会半天不能自释,现在却看到成千成百的垂死的面影,这些死者似乎就在我的脸前躺着,使我不敢再一个个念他们的名字。”

1942:大饥荒中没有缺席的新闻人

1942:大饥荒中没有缺席的新闻人

  妻子宋映雪得知此事,心里却很是矛盾。她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1940年,李蕤因参加胡愈之、范长江组织的“国际新闻社”并担任“国新社”洛阳站站长,被国民党劳动营逮捕入狱,后经另一位“国新社”成员曹仲植搭救,才得以出狱。

  “我说你们拿笔的人,整天东奔西走,碰得头破血流的,能起点啥作用呢?也不过就跟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一点的亮光。李蕤说,你说得很对,我们明知道也没有作用,但也还是要飞来飞去。”宋映雪老人回忆说。

  1942年的重庆,这座中国腹地的山城,已成为中国对日作战的指挥核心。1938年,著名民营报纸《大公报》便已从天津、汉口辗转迁至重庆,时任总编辑是王芸生。194212月,重庆《大公报》派遣刚从武汉大学毕业不久、年仅24岁的通讯记者张高峰,到河南任战地记者。

  194321日,重庆《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深入河南灾区实地采访,撰写的长达6000字的灾区报道,题为《豫灾实录》。文章大胆披露了河南灾情的惨烈,大声疾呼政府救灾,并揭露了地方政府在灾区逼粮征实的残酷行径。

  《前锋报》是南阳一家民营小报,创刊于1942年元旦。宗旨是“仗义执言,为民前锋”。这份被当地人称为“小公报”的报纸,在河南大灾期间,表现出了惊人的胆识。

  此后李蕤所写十余篇灾区通讯,皆用笔名“流萤”。除了这一次,这笔名再没有用过。

  宋映雪早年毕业于河南开封女子师范,是一个与丈夫志同道合的知识妇女。经过再三思考,她决定支持丈夫的灾区之行。

  深受父亲的影响,赵致真毕生从事媒体工作,并始终关注河南大灾的历史研究工作。他是白修德河南灾区通讯国内最早的译者,多年前就通过参阅电子文件,把白修德发表于19421026日《时代》周刊的《十万火急大逃亡》和后来的《等待收成》译介到了中国。

  194212月,李蕤去西安出差,亲眼目睹了大批灾民从河南往西逃荒的凄惨景象。在西安停留期间,他写了一篇灾区通讯,题为《无尽长的死亡线》。国民党政府那时候封锁消息,稿子不知往哪里发。“后来他看到南阳有一家《前锋报》,大灾期间经常发一些关于救灾的社评,他就想把这个稿子寄过去试一试。”宋致新说。

  2012年春节过后,身在北京的赵致真(李蕤长子),通过远在美国的朋友,购买到1943322日登载白修德《等待收成》一文的英文原版《时代》周刊杂志。

  张高峰没保住“饥饿的河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