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开山村教育之门 圆教育脱贫之梦——访黔西县花溪乡化那小学教师 王朝会

  “乡亲们信任我,当时第一批就招收了36名学生。”王朝会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能识字,能学到简单的农村适用技术知识,后来他又开始响应国家政策,办起了扫盲班,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给群众上课。一年后,孩子们升级了,扫盲班的青壮年脱盲后又进入了业余小学班,王朝会的办学梦就这样实现并坚持了下来。

  让王朝会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学生就增至104人,学生增多、师源不足、校舍少等问题成了他的心病,“现实情况远远超过预期,但是有人读书总是好的,唯一的办法只有扩大规模。”王朝会回忆说。

  2011年4月2日起,由民间公益人士邓飞团队发起,花溪乡沙坝小学成为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拉开学生营养午餐的序幕。而此时的王朝会,为了让孩子们也能享受免费午餐,他与妻子李家珍商议,决定用夫妻俩微薄的工资搭建一间简易厨房,为131名师生提供午餐。直至同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乌蒙山区的黔西县成为先期试点,免费午餐试行开始。

  想法有了,但是人和钱哪里来呢?王朝会先动员了妻子李家珍、二妹王朝碧协助教学,随后又动员二弟王朝举、李永秀夫妇与三弟王朝进也参与到团队中,请工程、筑土墙、添校舍按部就班执行计划。随着教学力量的充实,更多的学生慕名而来,这个山村小学学生人数一度增加,高峰时期达到200多人。

  要拔掉穷根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王朝会办学的事情很快得到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当时的区教育局积极上报此事。县教育局、县民委最终共同决定,拨款10000元作为化那小学建设和教学设备专用款。1989年拿到拨款的王朝会,为了节约土地使用调节资金,又无偿拿出自家的自留地,规划并新建校舍,增建了厕所等附属设施。

  1981年7月的一天,他迈出了办学校的第一步,没有教室就腾出自家堂屋,没有课桌就用石凳垫上木板,没有黑板就用门板代替,没有操场就铲平自家菜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简易搭建的化那小学诞生了,山脊上响起了朗朗书声。

  为了留住前来优秀老师,方便远处的教师回家,王朝会还专门凑了22600元买了车。特岗老师杨刚说:“化那小学就是家,有家一样的温暖。”新来不到一年的特岗教师刘杉告诉记者:“我还从来没有见哪个校长像我们王校长一样如此关心老师、热爱学生,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你想偷一下懒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在距黔西县城70余公里的小山村,有一个人默守山区34年,只是为了帮助贫瘠土地上留守在家的一群孩子,为了孩子们能够有书读、有人管。他就是王朝会,面对贫穷立志办校,三十四载追寻教育脱贫梦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

  如今,王朝会老师与他创办的化那小学已经相伴了34年,在收入低微、连一家人温饱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之下自掏腰包出资建校,开启了山村教育之门,是他用时间铸就山村教育的希望,也是他用执着坦然的心护卫着一个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见证着边远家乡教育脱贫的每一次变化。

  学生就是我的子女 关心他们是我的责任

  王朝会老师带领他的家庭集团军放弃了周末,放弃午休以及学生放学后的休息时间,背砖瓦、背沙石运水泥……终于,1991年春天,建筑面积180个平方的新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留下来,有书读、有人管,如今的王朝会,还在计划扩建校舍。“我的人生在化那小学,我退休了也要坚持教书,超变态网页游戏,我要一直教到我动不了的那一天。”王朝会说。

  王朝会常说,学生就是我的子女,关心他们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家可住,他出资26000余元为留守的儿童建宿舍,让孩子们住在一起,他与妻子则成了孩子们饮食起居的管理员与监护人。

  2013年,在教学楼建成使用22年后,经申报审批国家拨款为化那小学重建四间教室和改扩建了厕所并增建食堂,王朝会又一次主动献出自家的土地用于校舍建设,不要一分补偿。

  1978年高中毕业回家的王朝会,被家乡的落后与贫穷深深的刺痛了心,王朝会回忆说:“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老家办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就近上学,长大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扩建校舍 全家总动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