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转化桥”铺就长远发展路
广西在猪生态养殖专家服务活动中采用“公司+专家+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受益养殖户达七百多家。
“多亏专家指导,引领我们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企业效益好了,帮助老百姓脱贫也有动力了。”黄山鑫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在2018年专家服务活动中,该公司成功与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杨建国达成技术合作意向。
“专家服务基层工作不仅仅是一次次送技术的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来帮助基层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人社部专技司相关负责人说。
公路在天山深处九曲蜿蜒,载着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医疗专家团的汽车,接连翻越了海拔3900米和4500米的两座达坂,到达距离塔县县城300多公里的马尔洋乡。
“北京来的专家名不虚传,服了几天药,咳嗽的老毛病好多了。”不久前,83岁的纳西族老人和志高,专门托人给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服务团的专家李绍旦打来电话表达谢意。2018年11月中旬,“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义诊活动在云南怒江开展,百余名贫困患者受益。
专家把脉产销对接,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有了“定心丸”。不少贫困地区鼓励和支持专家利用专业优势领办、联办、协办各类经济实体,一批应用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得以转化。
对口支援活动也为贫困地区人才传经送宝。2018年4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专家团,到对口支援的云南墨江县开展以贫困患者为主的查房、诊疗、疑难病会诊,并下派挂职医生到帮扶医疗机构开展为期30天的技术指导,空间距离阻挡不了技术的切磋和交流。
专家组团服务“三区三州”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的一抹亮色。四川凉山、云南怒江、安徽金寨等地区频频迎来“千人计划”专家、留学归国人才、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创新提供点单式服务、结对入户帮扶,一时间智慧花开遍南北。
说起赫章核桃,村民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贵州大学潘学军的名字。依托专家服务基层项目,潘学军和他的研究团队扎根基层十几载,培育出4个优质核桃新品种,让赫章县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潘学军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核专家”。
重庆市云阳县多次组织科技服务团走进沟谷院坝,在全县162个贫困村发展枣产业,2018年8月云阳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好多疑惑一下子清楚了,信心也更足了。”贵州省道真县大塘村一名参加培训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与前来帮扶的贵州大学、省农科院专家面对面交流后,更加坚定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信心。
组织专家服务基层,成为人社部门的暖心工程。2018年,万名专家服务行动计划共支持地方开展专家服务活动2350多场,为基层解决技术网页游戏私服推荐2770多项,2470多名专家深入基层倾注真心真情、贡献智慧力量。(高阳)
技术帮扶提高脱贫能力
贵州把专家服务触角辐射到农村电商、大数据平台等领域,超变态网页游戏大全,97名专家合力攻关山地蓝莓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的网页游戏私服推荐,开创农商互联科技服务云平台生态农业新模式,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指导培训,建立产业扶贫的长效模式。
高级研修项目也向贫困地区人才倾斜。2018年以来,“灾害频发的深度贫困典型县应急管理现场”“精准扶贫和社会工作”等高级研修项目相继开展;人社部将高级研修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培训班、全国专技业务骨干培训班向定点扶贫县开放,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点餐式服务。
栾新平和同行的几位专家都出现了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可时间不等人,一下车他们就带上设备看病问诊。
人社部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最大限度的政策实惠,鼓励专家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自办或合办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支持专家服务基地开展扶贫服务活动。“通过专家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对接服务机制、产学研用合作关系,确保即使专家离开后也有科技力量服务脱贫攻坚。”人社部专技司相关负责人说。
“土地也流转了,万一亏本了,靠什么吃饭?”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农民常常存在这样的心结,再加上市场意识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如何选对产业,鼓舞干劲?扶贫专家带来实招、妙招。
精准到位的技术帮扶,有力解决了贫困群众“脑中无现代化、手中无绝门活”的网页游戏私服推荐,提高了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2017年以来,人社部在青海、新疆建立了2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资助40万元,帮助边疆民族地区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组织专家到定点扶贫县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山西天镇的仁用杏种植产业发展壮大,脱贫致富有了门路。
“浦城有三宝,丹桂、薏米、灵芝草”。近年来,福建浦城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8月初,“智惠八闽”专家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再为当地产业发展提速加码,来自全省农林水产、医疗卫生等方面的20余名专家答疑解惑,为种植户、合作社、企业主打包送技术。
一场雨水过后,青绿色的核桃果挂满枝头,贵州赫章县财神村村民杨恒庆细数连年增长的挂果率,皱纹里洋溢着笑意,“增收致富多亏了‘核专家’。”
各地将精准培训贫困地区人才作为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的重要内容,专家结合项目需求清单,制作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通过技术帮带、学术讲座、座谈培训等方式,带动贫困地区人才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基层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结成产学研联盟,全面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队伍”。
人社部每年重点支持10个左右对口支援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培养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人才,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网页游戏私服推荐。
这是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专家扶贫工作的缩影。近年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人社部瞄准深度贫困地区需求,通过技术服务、产业指导、人才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送智献策,2018年共遴选支持专家、博士后、留学人员服务脱贫攻坚的重点项目32个。智力帮扶让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
精准培训打造“不走的扶贫队伍”
“全省76万持证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的占60%,而得到康复服务的还不足20%,缺乏专业机构和人员是症结所在。”在2018年8月举行的甘肃“一州一区”贫困县精准康复服务活动中,20人专家团队深入临夏、甘南开展精准康复培训活动,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96人次,达成长期合作项目3项,并将甘南两家康复医院纳入“甘肃省康复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
“发扬优势、保持定力”“不能光看短期效益”……在黑龙江拜泉县举办的专家帮扶中药材种植活动中,中医药大学王振月教授和苏连杰教授分别做了专题讲座,向拜泉县种植户介绍和分析了2018年中药材发展方向,引导种植户瞄准市场需求。这次活动中15名省内专家还对接了企业单位,达成初步合作3项,推进科研成果转化。